增强现实AR

2025年AI眼镜市场大洗牌影目科技拿下通信巨头打出王炸牌

2025年,中国 AI 眼镜市场正上演着一场堪称“史诗级”的竞速赛。

科技圈的老牌玩家们可都没闲着:华为、小米、百度这些行业巨擘带着自家成熟的生态体系强势入场;Rokid、雷鸟创新、XREAL 这些 AR 领域的技术极客们则在疯狂迭代黑科技;更有一批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火力全开,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AI眼镜市场的热词。

毕竟,IDC 预测,到 2030 年,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000 亿美元。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,怎能不让人垂涎欲滴?

在这场白热化的市场争夺战中,当各家都在竭尽全力展示实力、抢占市场份额之时,影目科技却已率先完成关键的战略布局——与中国移动达成深度生态合作,成为这家通信巨头在智能眼镜领域的首个终端合作伙伴。这绝非简单的产品联名合作,更像是终端硬件与AI生态之间一场意义深远的“世纪联姻”。

此次跨界合作,仿佛向市场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:

AI眼镜的竞争焦点,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硬件性能的激烈比拼,而是全面转向生态体系的精心构建与持续完善。谁能在这场竞赛中占据先机,谁就有可能在未来市场中赢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。

图源:网络

更好的产品,来自更高的标准

不得不承认,Ray-Ban Meta 确实给 AI 眼镜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范例,但国产厂商的追赶速度比想象中更快。

AI 眼镜的流行之势,似乎已成必然。其优势在于“够轻、够便宜、够智能”,这三个“够”字,精准地击中了传统眼镜用户的痛点与需求,使其得以顺利打入这一庞大市场。而无负担的使用体验、成熟的软件生态,以及对各种生活场景的完美适配,则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。

然而,当下的AI眼镜行业正呈现出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:核心零部件基本实现了“标准化”。无论是高通芯片,还是索尼图像传感器,各大厂商所采用的方案大同小异,这直接导致在续航能力、产品重量等硬件参数方面,各家产品难以拉开显著差距。真正的竞争壁垒,来到了软件层面:如何精准理解用户需求、怎样巧妙设计交互方式、如何构建丰富的内容生态,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——既不能照抄 Ray-Ban Meta,还得针对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做深度优化。

影目科技此次的布局绝非简单的联名营销之举,更像是一场精心谋划的战略大棋:

与中国移动的正式牵手,成为智能眼镜领域首个敢于“吃螃蟹”的厂商——首家和中国移动深度合作并推出终端产品的厂商。这次合作的 AI 智能眼镜,不仅是技术的展示,更意味着中国移动正式把这类产品纳入了智慧终端生态,战略意义非同小可。

这次合作最硬核的部分,是接入了中国移动自研的九天大模型:

• 在智能交互层面,AI眼镜搭载九天大模型,具备更加自然的语音识别与人机对话能力;

• 在多模态融合层面,结合图文、语音、视频等处理能力,实现复杂场景下的信息理解与生成;

• 在端云协同层面,通过本地推理+云端算力的灵活协作,平衡智能体验与能效表现。

这已经不单是发个新品那么简单,而是在重新定义下一代智能终端该长什么样。AI 大模型正在从云端走下来,变成每个人都能用上的贴身助手。

图源:网络

毕竟,科技的真谛不在于炫技,而在于真正改变生活。

看得出来,影目科技依然是那个影目——从做第一代眼镜开始就死磕技术,对准智能眼镜的最终形态——一体化,对行业风向嗅觉灵敏。一旦看到有潜力的方向,就加倍、饱和、全面出击。面对 AI,全力 All in。这种原生创新者的狠劲,着实让人印象深刻。

图源:影目科技

多条路线、一个目标:让智能眼镜创新更快

提及影目科技,在 XR 领域,无疑是行业内的佼佼者,堪称一个“狠角色”。

多年来,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,不仅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,更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用户。然而,如今行业“内卷”现象愈发严重,新的竞争对手如潮水般不断涌现,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如离弦之箭般越来越快。这位行业老大哥是否能继续稳坐钓鱼台,成为了市场各方密切关注的一大悬念。而此次与中国移动的强强联合,就如同在激烈的牌局中掷出了一张“王炸”,为这一悬念的走向亮出了一张明牌。

2025年,对影目科技来说无疑是一个爆发年:2025年第一季度全系列订单已突破10万台,同比增长显著。据悉,此次与中国移动的战略合作,影目科技将借助移动强大的渠道资源和生态体系支持,未来三年内有望实现销量累计突破百万台,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。

要说今年的影目科技有多火?看看这些高光时刻就知道了:

· 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,影目科技旗下的 AI 翻译眼镜 INMO GO2 登上央视《新闻联播》,成功帮助“外语零基础”记者流畅完成国际采访任务,成为展现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典型案例。

图源:网络

· 在成都数字文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影目科技携 INMO GO2 亮相并获《人民日报》关注报道。

· 海外顶流博主甲亢哥 Speed 在体验 INMO GO2 实时翻译功能时表现出极大震撼,直呼“不可思议”,迅速引爆海外社交媒体热议,不少海外网友纷纷感叹“中国科技已经领先一步”。

图源:网络

与此同时,影目科技旗舰产品——全球首款一体式1080P全彩智能眼镜 INMO AIR3 即将在本月正式发售。

回溯往昔,去年 INMO AIR3 与 INMO GO2 的惊艳亮相,新品发布仅 48 小时,盲定订单即突破 10000 台。据悉,INMO AIR3 不仅在全球范围内独家实现了阵列光波导技术的规模化量产,还在AI语义交互、空间计算和多屏协同等软硬件技术方面取得突破。通过高清全彩显示、智能语义交互和多屏空间协同三大核心技术,带来远超传统终端的全新体验,正加速引领AI眼镜走进主流应用,定义未来人机交互新范式。

想象一下,当你参加一场热闹的派对,周围人来人往,但你无需再为寻找熟悉的面孔而四处张望。INMO AIR3 的 AI 助理能够迅速识别周围人的身份信息,通过全彩空间多屏在眼前呈现出他们的社交资料、兴趣爱好等关键信息。

又或者,当你走在街头,想要寻找一家心仪的餐厅,只需说出你的需求,INMO AIR3 的AI 助理就能根据你的口味偏好、消费预算以及当前位置,迅速搜索周边合适的餐厅,并通过全彩空间多屏展示餐厅的菜单、环境照片、用户评价等详细信息。

图源:网络

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影目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积累。

目前,影目科技以成都为总部,深圳为研发中心,布局全球19个国家,形成了全球化的智能眼镜企业。

在资本层面,影目科技同样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吸引力。去年7月,影目科技完成B轮近亿元融资,本轮融资由四川发展弘芯基金、成华科创投公司及江西中寰投资集团共同参与。而在此之前,影目科技已经赢得了经纬创投、老鹰基金、挚文集团、九合创投、三七互娱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多轮战略投资青睐。

从技术探索者到行业领跑者,影目科技用实力诠释了:在智能眼镜这个赛道,中国人不仅能跟跑,更能领跑。

INMO GO2,图源:网络

小结:

在未来的科技浪潮中,或许将迎来属于AI眼镜的“达尔文时刻”——一个充满变革与进化的关键节点。值得玩味的是,这场竞赛的终点或许不是某家公司的胜利,而是一个新物种的诞生。

每当行业巨变、对手逼近,影目科技总能迅速调动力量,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快速应战,打出绝杀。如今,中国移动的强势加入,无疑为这场激烈的对决增添了更多的变数与看点。属于影目科技的竞争大戏,或许此刻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
科技变革已悄然而至,你我正身处其中,共同见证。